春天从何时开始的?是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那一刻,还是细雨如丝般地密密斜织的那一刻?又或者从“吹面不寒杨柳风”的那一刻?理不清。当“春回大地”的春联贴在门廊上,当“喜迎新春”的横幅映入眼帘,尽管春寒料峭,离大地回暖还有些时日,但在人们心里,春似乎从春节过后就已然来到。
巴金曾说:“每个人都有春天。无论是你,或者是我,每个人在春天里都可以有欢笑,有爱情,有陶醉。”你的春天是什么样子呢?这两篇有关春的散文,让我们读别人眼中的春意,品自己心里春的气息。
忽而又是春天
忽而又是春天,草尖拱出地面,花木长出细茎,山冈吐出亮色,弯曲的小溪有了响动。走掉的冬里,怎有这眸子似的清澈和明快。
到春天的园子里走一走,暖阳四溢,春云卷卷,天空似一面镜子,柳林、河畔传来清越的柳笛声。浅春里,一派清新和快意。
凉了一冬的小院里,春风踮着脚尖走过来。榆树冒出新枝,李树长出叶片,几枝绿竹快活极了,一盆盆迎春花笑得热烈又开怀。
一个有阳光的日子,走到石桥,你就逗留在这儿。头顶上,天空像一片草滩,一只只飞鸟飞来飞去,像洗了羽毛,越飞越欢。轻快的行人结伴走来,换上鲜亮的春装,不听脚步声,只走来一抹抹翠和一抹抹艳。清澈的河面上,有小船打浆划过,每打一浆,都会捧起一把闪烁的日光,这是回暖的春水在唱春歌?岸上,柳丝埋头春色里,吐着快乐的心思,律动闪亮的青春。跑过来的早春里,孩子般的清纯和童心,把石桥打扮得如此炫目和迷人。
移步田埂,到自然的怀里去抓一把春色,四处摇曳的春的衣瓣潮水般迸出绿意和清香。田间禾苗油亮,田埂、崖畔、山冈上,春荠、蕨菜、白蒿、婆婆丁、小根蒜,丛丛簇簇,动人心旌,充满诗意和春趣。大自然的园子里,春的魔杖一点,农民的喜悦来这里发芽,一家一户的春盘中,盛满香气扑鼻的野菜宴。沿着田埂往前走,不出几步,细水响起来,一根根茅草在春风中摆动,一串串柳条恍若清梦。不觉中,人与自然便融为一体了。
天空清丽,忽一日会落下春雨来。这春雨如思,像情人的蜜恋,柔柔绵绵向心尖滴去。滴到山洼,山洼便醉了心思。滴到杏林,杏花便甜了粉唇。滴到春塘,春塘便洒下一塘细语。滴到田野,田野便走过来一串串欢喜。柳枝、泥土、青藤,万象都在沙沙的细雨中打开了心扉。
春一点头,瓦檐绿了,摆动的枝条弹拨春色。走进春天,从古至今,多少诗人还题诗作赋,在春意中抒发心怀,大赞春的秀丽和隽美。“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。泥融飞燕子,沙暖睡鸳鸯。”杜甫的这首春日绝句,色调鲜明,美感极佳,写出了春天的欢快与美好。白居易《南湖早春》:“风回云断雨初晴,返照湖边暖复明。乱点碎红山杏发,平铺新绿水蘋生。翅低白雁飞仍重,舌涩黄鹂语未成。不道江南春不好,年年衰病减心情。”这些古诗中的早春气象,生动勾勒了南湖的早春图,特征明快,极富神韵,恰当表现了南湖春天的无限生机。“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”这首赞誉极高的《江南春》,诗人杜牧妙笔轻轻一点,便呈现了春天的多彩与美奂。古人的篇篇诗作,都生动写出了春的感受及春的美意与和谐,好一个忽来的春天!
还没从冬意里抽出身来,春又闯到眼前。读春若赏月,春日里这眸子似的清澈和明快,自会醉倒你。(文/董国宾)